- 农业防治:清除杂草,收获后翻耕晒土或灌水,以破坏或恶化其化蛹场所,有助于减少虫源。结合管理随手摘除卵块和群集危害的初孵幼虫,以减少虫源。
- 生物防治:利用雌蛾在性成熟后释放出一些称为性信息素的化合物,专一性地吸引同种异性与之交配,而我们则可通过人工合成并在田间缓释化学信息素引诱雄蛾,并用特定物理结构的诱捕器捕杀靶标害虫,从而降低雌雄交配,降低后代种群数量而达到防治的目的。使用该技术不仅在靶标害虫种群下降和农药使用次数减少的同时,降低农残,延缓害虫对农药抗性的产生。同时保护了自然环境中的天敌种群,非目标害虫则因天敌密度的提高而得到了控制,从而间接防治次要害虫的发生。达到农产品质量安全、低碳经济和生态建设要求。
- 药剂防治:交替喷施21%灭杀毙乳油6000~8000倍液,或50%氰戊菊酯乳油4000~6000倍液,或20%氰马或菊马乳油2000~3000倍液,或2.5%功夫、2.5%天王星乳油4000~5000倍液,或20%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,或80%敌敌畏、或2.5%灭幼脲、或25%马拉硫磷1000倍液,或5%卡死克、或5%农梦特2000~3000倍液,2~3次,隔7~10天1次,喷匀喷足。
|